关于《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2023年市级
财政决算(草案)的议案》的说明
——2024年8月29日在黄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黄石市财政局
市人大常委会: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2023年市级财政决算(草案)有关情况说明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3年决算完成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9.38亿元,为预算数的101.37%,较上年增长23.8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2.11亿元(含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为预算数的99.04%,较上年增长15.17%。
2.市本级(市直及开发区,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9.66亿元,为预算数的105.12%,较上年增长45.4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23.97亿元,为预算数的100.65%,较上年增长35.27%。
3.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7.29亿元,为预算数的105.18%,较上年增长45.8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23.99亿元,为预算数的101.07%,较上年增长16.03%,非税收入完成23.3亿元,为预算数的109.77%,较上年增长98.4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项目完成情况:增值税77092万元,完成预算数的95.35%;企业所得税34435万元,完成预算数的58.36%;个人所得税5393万元,完成预算数的89.88%;其他地方税收122979万元,完成预算数的134.4%;专项收入23460万元,完成预算数的158.20%;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4310万元,完成预算数的110.08%;罚没收入37678万元,完成预算数的96.56%;其他非税收入157570万元,完成预算数的108.3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7.08亿元,为预算数的102.26%,较上年增长29.82%。
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分项情况如下:
(1)社会事业发展类支出13968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14.39%。包括:教育支出完成81558万元,为预算数的87.4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34147万元,为预算数的55.71%;农林水支出完成23984万元,为预算数的104.93%。
(2)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类支出27098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27.91%。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05642万元,为预算数的126.55%;住房保障支出完成35006万元,为预算数的106.94%;卫生健康支出完成130339万元,为预算数的227.81%。
(3)经济建设类支出27810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28.65%。包括:城乡社区支出完成184757万元,为预算数的116.7%;节能环保支出完成19654万元,为预算数的51.42%;交通运输支出完成63337万元,为预算数的82.91%;政府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完成10354万元,为预算数的67.47%。
(4)产业发展类支出9858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10.16%。包括: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完成52237万元,为预算数的119.6%;科学技术支出完成26274万元,为预算数的108.25%;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完成16550万元,为预算数的92.89%;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完成3136万元,为预算数的307.06%;金融支出完成390万元。
(5)行政机关运转类支出18340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18.89%。包括:公共安全支出完成74085万元,为预算数的92.8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87126万元,为预算数的85.27%;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完成11147万元,为预算数的98.33%;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完成8309万元,为预算数的46.69%;其他支出完成2735万元,为预算数的22.26%。
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2917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62644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5299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85108万元,上年结余119007万元,调入资金138976万元,收入总计为179544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70767万元,加上补助下级支出27519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56875万元,债务转贷支出17571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9993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136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15532万元,支出总计为179544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市本级(市直及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2023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0.63亿元,为预算数的76.06%,较上年降低18.7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6.69亿元,为预算数的83.81%,较上年增长36.19%。
2.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2023年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32593万元,为预算数的107.12%,较上年下降8.91%;加上上级补助收入9541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01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4222万元,调入资金58806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640664万元,收入总计1065926万元。收入分项情况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22036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859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8698万元。
2023年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54939万元,为预算数的145.64%,较上年下降14.45%;加上补助下级支出17189万元,调出资金39000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支出361422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426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9111万元,支出总计为1065926万元。支出分项主要是: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18307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安排的支出4928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2247万元,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9661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56542万元,农林水支出2919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2700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431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付息支出31907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8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1081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63134万元,为预算数的89.54%,较上年增长31.7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1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02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71257万元。收入分项情况是:利润收入10874万元,其中国资公司3000万元,东楚集团2754万元,城发集团5000万元,其他收入120万元;国有参股公司股利股息收入44615万元,其中华新水泥分红收入16342万元,三鑫金铜分红收入17673万元,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分红收入600万元,其他收入10000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645万元。
2023年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33455万元,为预算数的97.69%,较上年增长12.76%。加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2916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863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71257万元。支出分项情况是: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支出1929万元,冶钢、矿务局及华新集团职工安置费5498万元,企业离休干部等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经费741万元,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21987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300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市直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36143万元,市直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30307万元,当年收支结余105836万元,累计滚存结余603509万元。
1.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6517万元,支出98736万元,当年结余27781万元,累计结余31603万元。
2.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307242万元,支出243093万元,当年结余64149万元,累计结余396163万元。
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79577万元,支出166152万元,当年结余13425万元,累计结余175262万元(该基金市直统筹,收支数据含大冶、阳新)。
4.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2807万元,支出22326万元,当年结余481万元,累计结余481万元(该基金市直统筹,收支数据含大冶、阳新)。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失业保险实行省级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由城区经办,此三项社保基金不纳入市直社保基金统计。
(五)政府债务情况
经省政府批准,省财政厅核定我市2023年末政府债务限额为5493460万元,其中市直债务限额为1681545万元。2023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5338760万元,其中市直债务余额为1634039万元。
全市政府债务主要用于铁路162211万元,公路232083万元,市政建设1345741万元,土地储备156483万元,水运基础设施31万元,保障性住房584339万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130634万元,教育316860万元,政权建设2769万元,文化83661万元,医疗卫生259505万元,社会保障14140万元,农林水建设180998万元,港口建设71100万元,物流设施9500万元,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648万元,其他非资本性支出914975万元,偿还存量债务623864万元,其他249218万元。
2023年市直共偿还政府债券到期本息132631万元,其中本金90482万元,利息42149万元。
总体来看,2023年市直及各县(市)区政府债务均在政府债务限额内。全市政府负债率为25.31%,低于60%的风险控制线;政府债务率为106.56%,低于120%的风险警戒线。
2023年省财政厅转贷我市政府债券资金1639881万元,较上年增长60.31%,其中:再融资债券资金490253万元,较上年增长116%;新增债券资金1149628万元,较上年增长44.43%。
1.市直再融资债券资金情况
省财政厅下达市直再融资债券资金55785万元,较上年增长82.49%,主要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
2.市直新增债券资金情况
省财政厅下达市直新增政府债券资金332849万元,较上年增加67010万元。
(1)专项债券279242万元,主要包括: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生活区)项目20000万元,青港湖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700万元,黄石市砂石集并中心黄颡口港区项目20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用于置换存量债务:黄金山新区供水项目12460万元,黄石多式联运新港综合站场项目19400万元,黄金山供水项目工程3500万元,黄石多式联运新港综合站场项目390万元,湖北省黄石市黄棉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112692万元,湖北省黄石市2017年第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108100万元。
(2)一般债券53607万元,主要包括:
湖北黄石现代有轨电车一期项目16822万元,延安路改造项目10102万元,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快速通道(南通道)开铁区段工程项目10000万元,黄石市现代有轨电车正线配套道路立交工程项目6845万元,黄石市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试点建设项目2000万元,黄石市城区排水干渠管网修复工程项目1500万元,湖北黄石段河道整治工程项目1300万元,湖北理工学院学生公寓及学生活动配套设施建设项目1000万元,湖师南大门外道路改造工程900万元,黄石日报社智慧融媒项目728万元,黄石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700万元,黄石二中综合科技楼项目500万元,黄石三中校园改扩建项目500万元,黄石五中学生公寓B栋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400万元,全媒体演播室建设项目200万元,黄石市黄思湾隧道维修改造工程110万元。
二、2023年预算执行和落实市人大决议情况
2023年全市财税部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统筹保民生、促发展与防风险,兜牢“三保”底线,持续改善民生,保持适度支出强度,有效推动稳经济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较好地完成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预算,确保全市财政经济平稳运行。
(一)加强统筹,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征管增大财政收入规模。持续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冶金冶炼行业、建筑安装行业等重点行业及重点企业税收征管。进一步加大非税收入挖潜、督查和收缴力度,堵塞征管漏洞,实现非税收入超预期、超历史。2023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38亿元,较上年增长23.86%,全省排名第二,连续三年处于全省第一方阵。2023年全市完成非税收入62.76亿元,较上年增长31.08%。二是统筹资源增强预算统筹能力。完善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统筹机制,加大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积极支持“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全年市直清理全口径总资产3641亿元,有效资产1682亿元,统筹可盘活利用资产199亿元,在此过程中增加特许经营权收入11亿元,存量土地出让收入15亿元。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市本级向上争取资金187.96亿元,较上年增长10.82%,向上争取调度资金37亿元,为保障财政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积极争取置换存量债务政策,市级共争取71.0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4%,助力市级平台公司偿还存量隐债。
(二)靠前发力,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坚决扛牢稳增长财政责任,聚焦市场主体难点痛点,主动出击、定向发力,放大改革红利,激活发展动力。一是全力让利于企、助企纾困。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市场主体减负增能,2023年全市落实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29.68亿元。统筹安排2600万元先进制造业和互联网专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研发。统筹安排5000万元综保区奖补资金和1700万元外向型经济发展专项,支持我市商贸服务及外贸行业发展。“政采贷”实现全省通办,2023年全市完成贷款217笔,共计金额6.69亿元。二是全力争资快用、扩大投资。积极争取和发行114.96亿元政府债券,加快债券资金拨付使用,拉动有效投资。筹措各类建设资金18.61亿元支持都市圈快速通道、老旧小区更新、城市燃气管道改造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全力支持创新、赋能提质。统筹安排资金5100万元支持科技创新和创新能力建设,统筹资金设立1亿元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推动高层次人才、项目落地黄石。四是全力提振消费、加速回暖。统筹安排3300万元资金支持消费券发放和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直接拉动消费1.73亿元。“832 平台”完成交易总额2915万元,采购额、销售额同比均大幅增长,助农兴农抒写新的篇章。
(三)兜底补短,持续保障改善民生。
2023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8.24%,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一是支持健康黄石建设。投入医疗卫生资金1.4亿元,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设施条件。全市统筹资金报销职工医保参保人门诊费用5.79亿元,完成200个村级卫生室实施提档升级改造,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二是筑牢民生保障底线。落实降低、缓缴社保费及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稳就业政策,筹集就业补助资金9005万元。积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全年市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5亿元。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安排财政资金1.26亿元用于加大对困难群众救助力度。三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继续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高中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确保教育支出“只增不减”。2023年市直教育支出8.1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4%。落实教师工资政策,共计发放退休教师统筹待遇1176万元。四是支持乡村振兴。统筹安排1.15亿元用于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完成11个省级和美乡村试点村创建工作,获省级奖励资金500万元。
(四)防控风险,确保财政治理安全。
一是全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全面核准各类地方债务情况,制定全市“1+N+X”化债方案并分类施策,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债务风险化解有效落实。市本级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大幅降低综合债务率,确保2023年末地方债务风险等级“脱橙入黄”。严控债务增量,全力化解存量,坚决遏制无序举债行为,加强地方债务风险多部门联合监测预警,强化红线意识,着力化解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二是保障财政运行安全。实施财政收支运行、“三保”保障和直达资金动态监控,加强财政收入和支出预算执行动态监测,综合施策确保收支预算平稳运行。设立工资发放资金专户,确保全市工资及时发放。进一步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组织调度好财政库款资金,向城区调度资金30亿元,保障城区“三保”和直达资金支出。科学合理制定民生政策和安排民生支出,确保民生政策与黄石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相适应,防止民生支出标准超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各级政府负担。三是强化财经纪律安全。全年开展会计监督、“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预算执行、农村综改转移支付、水库移民扶持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专项财政监督共计75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会监督与政治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等协同联动,积极融入“大监督”体系,维护财经秩序稳定。
附件:黄石市2023年市级财政决算(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