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店,红霉素眼膏、板蓝根、甘草片等家中常备药,因物美价廉,历来是药店的畅销品。然而,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药店发现,这些常备药身价见涨。
从每瓶2.5元到7元,再到现在的10元,炉甘石洗剂完成了“三级跳”。“不是我们要涨价,而是进货成本上涨了。”湖滨路某药房老板透露,一瓶炉甘石洗剂进价9.8元,仅仅卖10元,已属于“亏本甩卖”。
年初,大学生潘阳阳带了些常备药去学校,她清楚地记得,一支红霉素眼膏仅1元钱。如今开学临近,她又一次踏入药店,令她难以置信的是,半年过去,红霉素眼膏一支售价4元且不接受还价。“虽然不算贵,但价格翻了几倍,还是挺难以接受的。”
在调查中发现,从今年3月份开始,部分药品已蠢蠢欲动开始涨价,到了5月份,新价格表已基本形成。且涨价的药品多为价格比较低廉的常用药,冬天流感必备药板蓝根在3个月内涨了5元钱,已突破20元大关。维生素B2片从2元上涨至3元,谷维素片由3元涨至7元,美宝烧伤药也由20元涨至30多元。
与此同时,记者也发现,一些药品在部分药店几近“绝迹”。华仁堂药店里,仅有一瓶蛇药片,从最初的20元,涨至60元,现在售价80元。老板说,因为售价太高,不敢进太多,只能卖一瓶再进一瓶。售价30元的马应龙红霉素眼膏,和4元一支的普通红霉素眼膏相比,在青龙山路开药店的唐老板预估了下利润和销售量,默默地在进货单上划掉“马应龙”。
低价药由于原本价格较低,价格上调后涨幅较大,涨价幅度在50到400不等。
涨价如此之高,且是家中常备药,已引起少数消费者的质疑。“顾客向我们反映药价上涨太多,但也是没办法。”华仁堂药店老板说,进价上涨快,药店的利润并不高。
常用药涨价,市民看法不一。提及常用药物涨价,家住天方小区的徐女士有些生气。她告诉记者,她的宝宝患有湿疹,炉甘石洗剂是家中常备药。可是这炉甘石洗剂一路从二三元涨到现在的10元。“不是用不起,就是感觉涨得太厉害。”从事早教行业的胡文认为,涨价太快不合理,这些药都是家庭常备,应该进行宏观调控,让市民买得起,用得好。但也有不少市民表示,现在部分药品价格上涨幅度不算大,还在接受范围内。“毕竟成本在那摆着,太便宜也不现实。”
而常用药涨价也给药店带来了些麻烦。药价上涨后,中小药店比以往更担心滞货,所以进货倾向于少量多次,由此增加的人力成本、运输成本,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常用药的价格上涨?华仁堂药店老板分析,人工、物流等成本上升,是药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光人工和包装,红霉素眼膏成本也不止1元,涨价也能理解。”另外,垄断类型药品价格也飞速上涨,例如蛇药片,全市仅一家药商供应此药,在此次涨价潮中,该药品价格翻了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