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评价分数和等级
黄石市2022年度外向型经济发展专项(以下简称本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82.2分,评价等级为“良”。
1.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项目决策。决策得分12.5分(满分17分),主要扣分原因是个别目标值与历史水平相比明显偏低,个别指标名称不完整;预算测算依据不够充分资金分配不够合理。
项目过程。过程得分13.6分(满分18分),主要扣分原因是存在未按用款计划使用资金,导致部分资金或预算指标结余结转和资金混用的问题;缺少外向型经济发展专项管理制度,部分业务管理制度内容不完整;未制定年度奖励资金方案,未组织对市场主体有关资料进行实地核查,合同管理不够规范。
项目产出。产出得分31.7分(满分35分),主要扣分原因是参加广交会企业数未达标;培育品牌企业达标率为86.46%。
项目效果。效果得分24.4分(满分30分),主要扣分原因是项目实施对促进申领奖励企业营业收入和就业岗位人数增加的效果未达预期;参加广交会成交额未达标;支持外贸产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果程度为92.39%。
1.3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3.1上年度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情况
上年度黄石市商务局对外贸专项(跨境电商)和服务业专项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绩效评价主要反映的问题为培育电子商务示范企业0家,未完成年初目标;广交会因疫情原因改为线上举办没有形成直接成交额。本年度在上年度绩效自评结果的基础上,加大了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申报工作力度,完成了2家的目标,但依旧存在参加广交会成交额为0的问题。
1.3.2本项目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3.2.1参展企业数量不达标,未形成实际交易额
2022计划完成参加广交会企业数14家,完成参加广交会成交额1.5亿元,14家企业(品牌展4家,一般展10家)已提供参展意愿,但因疫情原因线下广交会未能成功举办,改为线上进行,未见开展广交会的相关信息,未形成实际交易额。原因主要为:一是国外需求疲软,受价格和利率上涨、高库存率影响;二是线上广交会不便于客商了解企业真实情况,直观感受企业产品,信任感降低;三是后续的跟进和维护不到位,未对意向客户进行分类跟进。
1.3.2.2就业人数增加不明显,拉动营收增长效果有限
申领补贴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加企业占比79.63%,就业岗位人数同比增加企业占比51.85%。项目实施对新增就业和营业收入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主要原因为:一是存在补贴资金未使用的情况,如因补贴资金使用范围不明而导致资金闲置;二是补贴金额差距大,如外贸和跨境电商企业界定模糊,缺乏统一的补贴金额标准,且补贴标准偏向大企业,小微企业可申领金额较少;三是商贸服务业专项没有企业申报审核环节,通过“无申请兑付”流程直接发放奖励资金,外界知晓相关信息的渠道较窄,具体奖补政策、奖补金额和依据、奖补对象,奖补资金的运用范围知晓率较低。
1.3.2.3预算编制依据不充足,资金使用规范度待提升
本项目预算测算依据不充分,测算说明与项目支出明细预算不符,国际直航补贴资金100万元未列入2022年预算;预算资金分配额度不合理,工作经费资金分配过多,奖补资金分配较少。存在未按用款计划使用资金,导致部分资金或预算指标结余结转的问题,如培训费10万元用于“黄石团城山万达双购荆楚夜暨商旅文融合促消费活动经费”,劳务费20万、办公费18.04万、其他对企业补助5万元,共计43.4万元用于“2022年黄石美好生活节520城市露营活动费用”,办公费4.8万元用于新冠疫情期间全市商贸领域一揽子到惠企政策资金使用审计咨询服务项目,“赴武汉对接绿色商场和蔬菜产业链项目申报事宜”有98元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经费项目列支,存在资金混用,资金使用不规范。
1.3.2.4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未落实
项目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如缺少外向型经济专项管理制度,外向经济划分范畴不明确;未明确未发放奖励资金的回收处理方式;《黄石市促进外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细则》缺少参展企业申报和审核机制,仅根据企业历史经营情况给予奖励,不利于政策后续持续运行和长效管理。部分制度未执行到位,一是项目实施中未按《黄石市促进外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细则》要求制定具体的项目申报指南或工作通知等管理文件,未按《黄石市商贸服务业资金管理使用管理办法》制定年度奖励资金方案,填报企业申请表,未组织对市场主体有关资料进行实地核查,存在进限企业奖励资金发放后由于企业倒闭被退回的情况;二是合同管理不规范,全市商贸领域一揽子到惠企政策资金使用审计咨询专项检查服务合同未填写日期。
1.3.2.5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指标设置合理性待加强
个别目标值与历史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如“新增出口企业数”、“跨境电商通关货值”。部分指标名称不准确,如“跨境电商020体验店数”、“重点跨境电商企业数”未明确是增量还是累计指标;个别指标名称不完整,如“传统外贸企业转型数”,绩效指标合理性待加强。
1.4结果应用建议
1.4.1改进措施建议
1.4.1.1高效服务参展企业,抓好后续跟踪维护
对企业类型、规模、产品情况全面摸排了解后,协助企业制作企业和产品简介等相关准备工作,提高推介人员专业度,让客商更直观了解企业运营发展情况和产品质量情况;会后一周做好跟踪,抓住订单转化的“黄金周”,将意向订单转化为销售订单,针对已报价的客户、态度不明确的客户、已成交的客户和潜在客户制定不同的跟进方案,参展商自行整理洽谈结果,并通过线上沟通和合作继续推进;市商务局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通过专业知识和指导,参展商可以更好地利用线上展示平台,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并与全球买家进行商务洽谈,寻找合作机会,推动贸易的发展。
1.4.1.2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细化奖补资金使用类别,根据不同的类别合理配置奖励资金,加大进出口物流、境外人员人身安全保险等补贴力度,鼓励出口创汇;制定统一的补贴金额标准,使补贴能够更倾向于小微企业,优化整体营商环境;建议市商务局加大对奖补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方式让公众了解奖补金额和依据、奖补对象,奖补资金的运用范围,指导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进行申报,由商务局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审批之后,向企业拨付资金。
1.4.1.3科学编制项目预算,加强资金使用监管
规范项目预算编报的具体要求,填报项目申报书时详细说明预算编制依据、预算分配情况及分配依据,测算说明需与项目支出明细预算相符,提供充分的预算测算依据和标准,细化项目资金测算,提升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水平;加强单位内部预算编制审核,对预算测算不规范、不科学的项目,及时要求整改。建议加强专项资金使用内部审批监管,严格按照预算批复用途使用项目资金,逐项核对预算批复的用途,严控不规范的资金使用行为,做到专款专用。
1.4.1.4完善项目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落地执行
结合部门职责和工作任务,不断更新现有的管理制度,参考《湖北省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整合外贸专项、跨境电商专项和服务业专项,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专项管理制度,明确外向型经济划分范畴;完善《黄石市促进外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细则》,补充制定参展企业申报和审核机制,明确未发放奖励资金的回收处理方式。建议加强内控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自审自查机制,对内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自我核查,并及时进行纠偏;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制定申报指南和奖励方案,组织对市场主体有关资料进行实地核查,避免因企业实际情况与资料不符而错发;规范合同填写,保证合同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4.1.5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完善绩效指标设置
建议预算管理单位强化绩效意识,明确主体责任,加强预算资金申报单位绩效目标填报辅导,适当借助第三方机构对口服务部门力量,规范填写绩效指标和目标值,可以依据年度工作计划、部门绩效目标,或参考历史数据结合近年增长趋势,合理设置项目绩效目标,目标值应具有一定的压力性和挑战性。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绩效指标设置的完整性、明确性,确保绩效指标合理、清晰、细化、可衡量。
1.4.2预算安排建议
建议填报项目申报书时详细说明预算编制依据、预算分配情况及分配依据,测算说明需与项目支出明细预算相符,提供充分的预算测算依据和标准,细化项目资金测算,提升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水平;加强单位内部预算编制审核,对预算测算不规范、不科学的项目,及时要求整改;建立绩效结果反馈制度,落实绩效问题整改,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