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2020年黄石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来源:黄石市财政局    时间:2021-09-14 16:25

2020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锋。时间紧,任务重,为达成中共中央要求,实现2022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全面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科在复工后争时间,抢进度,紧锣密鼓谋划思路,有序推进各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

一.2020年绩效管理工作情况

1.精心筹划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受疫情及减税降费政策影响,我市财政收入锐减,为更加有效配置财政资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源节流愈加受到重视。绩效评价科及时全面向预算科及相关业务科室反馈绩效评审结果,为2020年预算编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制订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预算绩效管理、项目支出绩效监控及2019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等通知文件,预全面启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2.积极推进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开展部分重点民生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加强向上争取资金力度,保障民生支出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一是助力争取向上资金,协调组织完成了2019年安居保障房资金的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优化安居保障房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补助。二是助力脱贫攻坚战,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年,聚集脱贫攻坚目标,绩效评价科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了对2019年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进行重点问效,重点突破。

3.批复2020年项目支出绩效目标。2020年5月11日黄石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关于黄石市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的决议》,依据会议精神,预算绩效管理科及时批复了2020年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并要求预算单位作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主体,主动配合,积极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4.积极开展宣传培训。10月下旬,我们邀请省财政厅预算绩效处廖处长等市直各部门分管领导、财务科长、主要业务科室骨干、财政局资金管理科室和各县市区财政局相关人员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进一步强化预算单位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提高资金管理科室和预算单位绩效业务办理水平,促进各预算单位能更准确、合理的完成绩效管理工作。

5.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制定了《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内部工作规程》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理顺职责,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科、资金管理科室和预算单位之间绩效管理职能关系,将预算绩效管理融入资金管理科室和预算单位日常工作中。

6.着力抓精准扶贫资金绩效管理。5月18日,省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处召开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问题整改暨业务培训视频会,强调各市县要高度重视扶贫资金的绩效管理,对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内的绩效目标申报和绩效自评工作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对于系统内的预警要及时处理。绩效评价科积极贯彻落实省财政厅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统筹协调指导督办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绩效信息填报、录入工作,并注重录入信息的常规性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促进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落实。

7.全面细致完成省厅绩效管理考核资料报送工作。依据省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要点,客观细致全面的总结2020年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情况,对工作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科学分类、全面归档,并按省厅要求及时报送了涵盖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办法、财政局内部工作规程、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等方面的考核资料,力争获得省厅认可。

8.全面落实各项预算绩效管理任务。一是严格绩效目标申报,在编制2021年部门预算时,规范和细化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编报审核流程和申报格式内容,提高绩效目标编报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二是实行预算绩效双监控,预算单位每半年填写项目绩效跟踪监控表,清晰把握项目的实施进度,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绩效目标出现偏差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议和措施,在项目运行的全过程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三是聚焦绩效评价结果质量,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草拟初稿后,市财政、被评价部门单位和第三方机构进行意见交换,确认被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以提高评价报告的质量,提升评价结果的可参考性。

9.落实预算绩效管理调研任务。开展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调研,总结在财政改革新形势下,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和工作措施,思考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一步探索发展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方式方法,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推广获得更多的支持。

10.组织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审会。一是组织专家对第三方中介的绩效报告和预算单位自评报告进行再评审,第三方中介的绩效报告评审合格的根据合同予以付费,评价不合格的进行整改或扣除部分服务费,预算单位自评报告在再评价评审结果通过市政府文件交换,通报给各预算单位,以此提高第三方中介绩效评价报告的质量和预算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意识;二是对2021年项目绩效目标申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将作为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一是制定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难度大。因财政项目支出的多样性,评价信息不对称性,评价指标必须适应各项项目支出的不同特点,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财政支出的绩效,一时要设置出适应各项财政支出评价指标难度很大。

二是预算绩效管理力量不足。中共中央对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算绩效管理团队人员匮乏,不足以支撑全面实施全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因各部门单位缺乏专业的绩效管理人才,不熟悉绩效管理相关知识,对于部门单位实施的绩效自评和绩效自行监控专业程度明显不足,可信程度不高。

三是绩效评价可参考性不足。市财政局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价重点项目支出,由于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价方法、评价思路、评价指标体系等存在差异性,无法保证项目支出每年绩效评价过程处于同一纬度,因此绩效评价结果只具备可参考性。

四是绩效评价结果充分应用难度大。财政部门依据或参考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也有矛盾,有些项目属民生类项目或是每年有考核任务的项目,政策要求每年按一定比例增长,如按考核结果安排预算会导致地方投入不足,影响全市的考核结果,如科技创新、环保、教育等民生类项目。

三、2021年工作谋划

1.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加强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金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预算绩效管理,实现全过程、全覆盖、全方位的预算绩效管理。

2.探索建立部分行业标准化指标体系。加强与省财政厅和市直各部门单位的沟通,学习研究省财政厅设置通用指标体系的方式方法,结合我市各部门、各行业实际情况,组织绩效专家加快建立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绩效目标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共性绩效指标框架,指导部门单位加快构建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夯实绩效管理基础,改进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一是将绩效评价结果向市政府、人大等部门汇报,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政府决策和人大监督提供依据。二是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项目执行单位,对照绩效评价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绩效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整改建议,督促单位及时整改,提高其预算管理水平。三是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与预算安排相结合,绩效评价结果为优或良的,下一预算年度优先保障该项目资金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为中的,下一预算年度控制新增项目资金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为差的,下一预算年度采取调整支出方向或结构、适当减少项目资金预算、取消该项目等多种方式进行应用。

4.建立长效绩效结果应用机制。积极推进预算部门绩效管理纳入政府量质化考核范围,进一步压紧压实预算部门主体责任,直正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改革氛围,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要,开花结果。

5.加强宣传培训。首先多向党委、政府汇报,对部门单位、财政内部要多做宣传,争取来自各方的支持与配合,减小工作的阻力。加强运用新闻媒体、报纸杂志、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绩效管理,为绩效评价工作工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2021年,绩效评价科将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多层次、全方位的绩效管理专题培训,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基础理论和实务操作落到实处,实现预算绩效培训工作的有效化,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队伍素质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