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于黄石市2018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来源:黄石市财政局    时间:2018-09-07 09:05

  ——2018年8月28日在黄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黄石市财政局局长姜笑山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17年市级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查。


  一、2017年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汇总本级和县(市)区决算,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1.09亿元,完成预算数(调整预算数,下同)的100.08%,增长5.3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4.27亿元(含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同比增长4.2%。

  2、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市级(市直及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5677万元,增长2.33%,为预算342600万元的95.06%,公共预算收入未完成的原因主要是开发区掉收1.8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809836万元,为预算826477万元的97.98%,同比增长8.5%。

  3、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1154万元,为预算270000万元的100.43%,增长8.6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52153万元,为预算146663万元的103.74%,增长15.94%,非税收入完成119001万元,为预算123337万元的96.48%,增长0.6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项目完成情况: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64775万元,完成预算的94.61%,收入未完成主要原因是受“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影响减少收入;企业所得税195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4.84%;个人所得税3780万元,完成预算的85.91%,减收的原因是上年华新上交一次性所得税的因素;其他地方各税64098万元,完成预算的116.12%;专项收入29691万元,完成预算的114.9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6940万元,完成预算的56.47%,未完成预算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取消和暂停多项收费,以及学校教育收费纳入专户管理导致收入减少;罚没收入23284万元,完成预算的101.23%;其他非税收入49086万元,完成预算的110.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711653万元,为预算731595万元的97.27%,下降5.03%。未完成预算的主要原因是上级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下达较晚及部分项目实施进度较慢,导致部分支出结转下年。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分项情况是:

  (1)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教育支出完成74716万元,为预算76963万元的97.08%,未完成预算主要原因是部分职业教育经费、普通教育经费等支出结转下年使用;科学技术支出完成15831万元,为预算15388万元的102.8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13899万元,为预算13070万元的106.34%;农林水支出完成30827万元,为预算29936万元的102.98%。

  (2)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方面: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221992万元,为预算216157万元的102.7%;住房保障支出完成34380万元,为预算25776万元的133.38%,增长主要原因是上级转移支付实际下达数大于预算数;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完成39274万元,为预算37363万元的105.11%。

  (3)经济建设方面:城乡社区支出完成49912万元,为预算50336万元的99.16%;节能环保支出完成15790万元,为预算18746万元的84.23%,支出未完成预算的原因主要是节能环保资金结转下年使用;交通运输支出完成41659万元,为预算39583万元的105.24%。

  (4)产业发展方面: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完成7054万元,为预算13243万元的53.27%,支出未完成的主要原因是省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下达时间较晚,结转下年使用;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完成2684万元,为预算4761万元的56.37%,主要原因是部分上级转移支付和市直预算安排项目支出结转下年使用;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完成1847万元,为预算1945万元的94.52%,主要原因是上级转移支付实际下达数小于预算数。

  (5)公共安全及行政机关运转方面:公共安全支出完成64134万元,为预算64885万元的98.8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67027万元,为预算89260万元的75.09%,支出未完成预算的主要原因:一是年初预留基本支出、预备费、事业发展专项经费等资金在实际拨付中按部门单位列入相关科目;二是部分项目支出结转下年使用;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完成7742万元,为预算的11245万元的68.85%,支出未完成的主要原因上级转移支付实际下达数大于预算数,且部分项目资金结转下年使用;债务付息支出完成18225万元,为预算18516万元的98.43%;其他支出完成4562万元,为预算4363万元的104.56%。

  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1154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21909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1741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5324万元,上年结余22689万元,调入资金10040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541万元,收入总计为101743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165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17977万元,对下级补助74665万元,债务转贷、还本支出37093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100万元,年终滚存结余40950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4095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22985万元,为预算454460万元的93.07%,较上年增长80.33%,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挂牌出让成交量增多,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加。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18648万元,为预算488565万元的65.22%,较上年增长22.44%,未完成预算的主要原因是开发区基金收入减少相应减少支出,以及部分基金支出项目结转下年。

  2017年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91469万元,为预算290488万元的100.34%,较上年增长108.3%,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分项情况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79475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6214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5149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142万元,港口建设费489万元。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34919万元,为预算327593万元的71.71%,较上年增长44.63%,未完成预算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收入缴库时间很晚,相应支出结转下年。支出分项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207998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1661万元,城市配套费3999万元,污水处理费627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82万元,农业土地开发27万元,车辆通行费12368万元,港口建设费88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支出333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1892万元。

  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市直政府性基金收入29146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879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4302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6835万元,调入资金8455万元,收入总计37986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234919万元,补助支出343万元,调出资金17012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支出36710万元,收支相抵市直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90876万元,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支出结转下年。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1128万元,为预算11238万元的99.02%,较上年增长2.4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分项情况是:湖北三鑫金铜股份公司分红收入3515万元,华新集团公司分红收入2397万元,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分红收入1376万元,交通银行分红收入2518万元,中国太平洋保险股分公司分红收入31万元,湖北联合发展投资公司47万元,国资公司本部上缴国有资本收益105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加上上年结余收入1495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99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14621万元。

  2017年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9195万元,为预算12477万元的73.7%,较上年下降14.06%。支出未完成预算的原因是部分项目支出结转下年。加上年终结余542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14621万元。支出分项情况:冶钢集团及矿务局职工安置财政补贴5444万元,企业离休津补贴500万元,下放城区改制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经费50万元,离休干部津补贴及医疗费628万元,国资公司国有资本金注入1050万元,担保集团国有资本金注入1376万元,华新集团等费用性支出147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市级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66789万元,为预算的103.57%,比上年增长23.39%。市级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完成729817万元,为预算的111.7%,比上年同期增长25.09%;当年收支结余-63028万元,累计滚存结余12935万元。

  其中:企业职工养老基金收入454469万元,支出464748万元,当年结余-10279万元,累计结余-164803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13965万元,支出116289万元,当年结余-2324万元,累计结余12704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8118万元,支出9381万元,当年结余-1263万元,累计结余33280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9756万元,支出13186万元,当年结余-3430万元,累计结余27094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3538万元,支出8096万元,当年结余-4558万元,累计结余8213万元;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781万元,支出1202万元,当年结余579万元,累计结余3695万元;居民医保基金收入14812万元,支出11785万元,当年结余3027万元,累计结余2166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入60350万元,支出105130,当年结余-44780万元,累计结余-43250万元。

  (五)关于政府债务情况

  经省政府批准,省财政厅核定我市2017年末政府债务(一类债务)限额195亿元,其中市级92亿元,大冶市57亿元,阳新县46亿元。

  2017年末全市政府性债务余额为329亿元,比上年债务余额359万元下降8.4%,其中:政府债务(一类债务)189亿元,占省财政厅核定我市政府债务(一类债务)限额195万元的97%。或有债务(二类、三类债务)余额140亿元,其中: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二类债务)75亿元,政府负有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三类债务)65亿元。总体来看,2017年末市级及各县(市)区的政府债务均在政府债务(一类债务)限额内。全市政府负债率为13.5%,低于60%的风险控制线;政府债务率为65.13%,低于100%的风险警戒线。

  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情况

  2017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市政府债券资金42.1亿元(其中市级7.2亿元,大冶19.6亿元,阳新15.3亿元),较上年87.9亿元下降52.05%。其中置换债券资金23.4亿元,比上年下降64.5%;新增债券资金18.7亿元,比上年下降14.2%。

  1、市级置换债券资金情况

  省财政厅下达市级置换债券资金62674万元,较上年下降82.7%,其中市直22280万元,开发区36710万元,黄石港区45万元,下陆区889万元,铁山区2750万元。

  市直置换债券资金22280万元主要项目是:到期政府债券还本22000万元,土地收储项目280万元。

  2、市级新增债券资金情况

  省财政厅下达市级新增政府债券9485万元,较上年下降93.6%,主要项目安排:黄金山医院建设项目900万元,城投公司新港多式联运项目8460万元,阳新县武九铁路建设125万元。


  二、2017年预算执行效果和落实人大决议情况


  2017年,市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市人大十四届一次会议有关决议和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加大对供结侧结构改革支持,重点保障精准扶贫、养老保险、公共卫生、基础教育等重点领域支出,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和城市建设,推动落实《预算法》和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综合施策促进经济发展。一是落实政策为企业降本减负。全面推行“营改增”,全年为企业减税10亿元;落实增值税、所得税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小微企业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全年为小微企业减免税收1.2亿元;安排拨付资金2500万元,支持执收单位落实涉企收费减免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创新方式为企业加力增效。安排拨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资金1.9亿元,奖补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建立6亿元应急循环资金池和4亿元生产流动资金,帮助64家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困难和融资难问题,帮助360家企业解决银行续贷近30亿元,降低企业成本近5000万元。

  (二)加大投入保障民计民生。2017年市直民生支出56.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9%。一是着力筑牢社会保障底线。安排拨付资金22.2亿元,确保退休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及提标政策兑现,落实低保人员生活保障和落实特殊群体救助政策,支持创业就业工作和保障房建设。二是深入推进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安排拨付3.9亿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康管理服务试点、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试点等工作,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三是加快推进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安排拨付资金9.05亿元,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工程、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和教师医疗补助等工作;支持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保证了“六馆一站”免费对外开放和省运会筹办工作。四是大力支持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市级安排拨付资金1.02亿元,同比增长42%,支持阳新县和“两镇一区”精准扶贫工作。

  (三)统筹资金支持城市建设。一是服务重大项目建设。通过争取中央、省项目建设资金、专项补助资金、政府债券资金及市级专项资金14.6亿元,支持黄阳一级公路建设、武九客专建设、团城山综合站枢纽、贺铁线和大棋路改造工程建设、旧城区建设、污水管网等建设。二是积极推进PPP项目建设。全市共储备PPP项目81项,总投资970亿元;今年开工实施PPP项目7个,总投资86亿元,黄金山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地下综合管廊、奥体中心和开发区新型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4个财政部PPP示范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四)推进改革提高理财水平。一是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体系,统筹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高财政资金统筹调度能力。二是依法硬化预算约束。制定《黄石市级财政预算资金审批拨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财政预算资金审批拨付行为,突出部门主体责任和财政监管职责。坚持先预算后支出,年度预算执行中,严格执行人大会批准的预算,严控预算调整和调剂事项。三是大力实施预决算公开。在财政门户网站集中公开财政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信息,严格按照财政部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规范公开行为和内容;市直70个部门(单位)按程序公开了2017年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率达100%。四是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按照中央、省和市文件规定,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建立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制,2017年统筹市直部门单位结转结余资金4.6亿元。五是推进政府采购改革。结合“互联网+”,创新政府采购方式,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成功上线运行。六是着力提高财政支出绩效。制定出台《黄石市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暂行办法》(黄财绩发【2017】332号),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

  (五)防范风险规范举债行为。一是严格按照预算法、担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2017年末,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9亿元,控制在年度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95亿元以内。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预算管理制度,全面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情况,主动公开并接受监督。二是出台《黄石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办法》,建立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和动态监控机制。三是根据《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司法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及《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财预[2017]87号)要求,对市县区政府举债融资行为进行清理,并对清理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整改。四是推进投融资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加强投融资公司管理,规范政府投融资公司融资,盘活资金资产资源,推动市级投融资公司转型发展,增强经营能力。

  (六)落实《预算法》执法整改。围绕市人大对我市《预算法》执法情况的检查意见,认真组织整改处理。一是加强预算编制基础工作。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和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并报同级人大会审议通过后在法定时限内完成预算批复。二是加强大额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推进专项资金预算同步编制,将资金细化到部门单位,减少年初预算资金代列现象。三是加强预算执行的约束力。按预算法要求,严格执行无预算不开支,超预算不拨款,规范预备费的使用和管理,及时清理结余结转资金,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四是加强预算监督管理。依法履行预算报审程序,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审计监督,对人大审查与审计结果提出的问题逐项落实整改,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来执行,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