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阳新县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创新推出“智慧乡镇财政”管理平台,通过科技赋能破解基层财政监管难题,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破题:数字化手段应对基层监管挑战
面对乡镇财政资金多元化、项目规模扩大化、监管复杂化等挑战,阳新县农村财政服务中心以富池、白沙等镇为试点,率先上线“智慧乡镇财政”平台。该平台聚焦农村“三资”(资金、资产、资源)、财政资金及项目资金安全风险管控,构建“数据融合、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智能防控体系,实现全流程线上化、透明化、自动化管理。
截至当前,平台累计处理单据4529条,拦截超预算支出、合同违约等风险事件42起,涉及金额860万元;规范管理镇(区)固定资产400项,闲置资产盘活率提升至40%以上,有效筑牢基层资金安全防线。
创新:全链条线上化 让监管更智慧
业务流程“一网通办”。平台将村级预算、资金拨付、工程项目等12类核心业务纳入标准化流程,实现“申请—审核—审批—拨付—归档”全链条线上办理。通过“多部门联审”功能,村级项目审批时间从过去数天压缩至最快2小时,效率提升超90%。
风险防控“智能预警”。系统内嵌700余条风险规则,实时监控预算执行、资金流向、资产资源等6大模块数据,自动触发预警并拦截异常操作。例如,“阳光流水线”功能将合同进度与资金拨付绑定,未达标项目自动锁死支付,彻底杜绝“未验先付”现象,同时还实现了纪检、审计部门的全周期穿透式监管,推动基层干部形成“按规矩办事”新常态。
服务升级“指尖办结”。为提升基层使用体验,平台开发微信小程序,支持移动端申请、审批、查询等功能,年均减少村级报账“跑腿”次数1.2万次。同时,通过仿真表单、图文教程等“零门槛”设计,基层工作人员经一次培训即可熟练操作,覆盖率达100%。
成效:管理效能跃升 乡村治理焕新
在预算管理方面,系统建立“编制—执行—调整—决算”闭环机制,超支项目自动锁死,违规报销问题基本清零;资产管理推行“采购即入库”模式,扫码登记实时更新台账,实现动态化监管;财政信息通过微信、网站“一屏公开”,涉农补贴发放透明可查,树立“阳光财政”标杆。
此外,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自动生成财政收支趋势、项目执行效率等12类报告,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例如,某镇三资合同履约率因系统预警提示后,整改率从60%提升至92%,管理短板精准补齐。
展望:科技赋能基层 助力乡村振兴
阳新县农村财政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智慧财政”平台不仅提升了乡镇治理效能,更通过数据共享为上级部门动态监管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