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2021年
市级财政决算(草案)的议案》的说明
——2022年8月25日在黄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黄石市财政局
市人大常委会: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2021年市级财政决算(草案)有关情况说明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1年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汇总本级和县(市)区决算,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5.69亿元,为预算数的102.28%,比上年增长42.4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49.87万元(含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为预算数的90.98%,比上年下降12.74%。
2、市级(市直及开发区,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2.44亿元,为预算数的111.16%,比上年增长38.3%。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81.13亿元,为预算数的86.42%,比上年下降6.68%。
3、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99亿元,为预算的113.31%,比上年增长35.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20.38亿元,为预算的103.73%,比上年增长37.95%,非税收入完成13.61亿元,为预算的131.5%,比上年增长32.6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项目完成情况:增值税74807万元,完成预算的96.53%;企业所得税38893万元,完成预算的99.54%;个人所得税4275万元,完成预算的99.42%;其他地方税收85855万元,完成预算的113.52%;专项收入12858万元,完成预算的107.15%;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5743万元,完成预算的214.53%;罚没收入37507万元,完成预算的154.03%;其他非税收入59994万元,完成预算的108.78%。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7.09亿元,为预算的87.23%,比上年下降8.16%。预算支出未完成的主要原因是按照财政部的工作要求,全省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市县财政支出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资金的核算和管理,财政支出反映实际支出,部分项目资金未能及时使用,未形成实际支出的预算项目按规定结转下年使用。
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分项情况如下:
(1)社会事业发展类支出14914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22.23%。包括:教育支出完成80554万元,为预算的90.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38974万元,为预算的102.08%;农林水支出完成29618万元,为预算的134.8%。
(2)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类支出13436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20.03%。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73813万元,为预算的61.89%;住房保障支出完成22342万元,为预算的92.07%;卫生健康支出完成38205万元,为预算的100.96%。
(3)经济建设类支出14303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21.32%。包括:城乡社区支出完成47794万元,为预算的104.23%;节能环保支出完成40711万元,为预算的165.75%;交通运输支出完成35828万元,为预算66.28%;政府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完成18698万元,占预算的73.67%。
(4)产业发展类支出6091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9.08%。包括: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完成31657万元,为预算的90.78%;科学技术支出完成22186万元,为预算的79.75%;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完成6066万元,为预算的69.68%;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完成881万元,为预算的91.68%;金融支出完成120万元,为预算的20%。
(5)行政机关运转类支出18349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27.35%。包括:公共安全支出完成76872万元,为预算的90.3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83050万元,为预算的82.16%;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完成8199万元,为预算的91.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完成3457万元,为预算的62.58%;其他支出完成11918万元,为预算的78.87%。
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9932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93623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5371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17521万元,上年结余71859万元,调入资金197484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131万元,收入总计为1297266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0943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43521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52270万元,债务转贷支出52211万元,债务还本支出61777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62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65916万元,支出总计为1297266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2021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5.51亿元,为预算的103.14%,比上年增长6.24%。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07.5亿元,为预算的114.67%,比上年增长19.34%。
2、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2021年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41334万元,为预算的111.43%,比上年下降1.2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82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415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15299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504260万元,调入资金127914万元,收入总计1196780万元。收入分项情况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20364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3295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7670万元,港口建设费收入5万元。
2021年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655132万元,为预算的109.86%,比上年下降3.97%;加上补助下级支出5002万元,调出资金118891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支出179365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2611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12276万元,支出总计为1196780万元。支出分项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353291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安排的支出22515万元,城市配套费支出9020万元,污水处理费支出599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万元,公共卫生体系建设8618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3936万元,专项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19318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新增政府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23240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47458万元,为预算的110.54%,比上年增长17.1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802万元,上年结余1408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63342万元。收入分项情况是:华新集团公司、三鑫公司等股利股息收入41747万元,交投集团利润收入600万元,股权股份转让收入2636万元,众邦公司上缴收入1615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60万元。
2021年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1804万元,为预算的99.1%,比上年增加41.13%。加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3153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0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63342万元。支出分项情况是:三供一业补助支出1023万元,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支出1911万元,冶钢、矿务局职工安置费5765万元,企业离休干部等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经费683万元,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10000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22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市级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418010万元,市级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317111万元,当年收支结余100899万元,累计滚存结余217083万元。
1、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97072万元,其中保费收入287733万元,转移收入7394万元;支出904115万元,当年结余92957万元,累计结余-65918万元(需要说明的是该基金2021年实行省级统筹,预决算报表均在省级编报,经省级人大审核后,市财政报市人大备案)。
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0790万元,其中保费收入29224万元,财政补贴收入39144万元,转移收入2251万元;支出68748万元,当年结余2042万元,累计结余-61102万元。
3、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166208万元,支出152154万元,当年结余14054万元,累计结余170153万元。
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54346万元,支出160744万元,当年结余-6398万元,累计结余149588万元(该基金实行市级统筹,收支数据含大冶市和阳新县)。
5、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1070万元,支出7563万元,当年结余3507万元,累计结余24239万元。
6、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8524万元,支出23787万元,当年结余-5263万元,累计结余123万元(该基金实行市级统筹,收支数据含大冶市和阳新县)。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从2021年起下放至城区填报。
(五)政府债务情况
省政府核定我市2021年末政府债务限额为3800124万元,其中市直债务限额为1491048万元。2021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3411715万元,其中市直债务余额为1346505万元。
全市政府债务主要用于铁路156744万元,公路200938万元,市政建设912055万元,土地储备247810万元,保障性住房549304万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135914万元,教育158961万元,文化33429万元,医疗卫生126527万元,社会保障1040万元,农林水建设125838万元,港口建设24000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739155万元。
2021年市直共偿还政府债券到期本息222990万元,其中本金187891万元,利息35099万元。
总体来看,2021年末市级及各县(市)区的政府债务均在省政府批复的债务限额内,全市政府债务率为76.35%,低于100%的风险警戒线。
2021年省财政厅转贷我市政府债券873046万元,比上年增长39.06%。其中:再融资债券237253万元,比上年增长15.73%;新增政府债券635793万元,比上年增长50.37%。
1、市直再融资债券情况
省财政厅下达市直再融资债券63697万元,比上年增长54.87%,主要项目是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
2、市直新增政府债券情况
省财政厅下达市直新增政府债券319658万元,比上年增加82480万元。
(1)专项债券297400万元,主要包括:
市第四医院医养综合楼项目5400万元,市第五医院门诊医技楼工程15900万元,市花湖污水处理厂扩建及配套尾水管道项目3200万元,有轨电车沿线供水管道迁改项目5000万元,黄金山新区供水工程14000万元,沿江疏港铁路二期工程20000万元,山南铁路适应性改造5000万元,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生活区)项目40000万元;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50000万元,众邦雅安园项目45000万元,妇儿保健综合楼建设项目2000万元,中医传承大楼项目4000万元,铁山独立工矿区土地复垦山地运动及文化旅游基地项目5000万元,砂石集并中心黄颡口港区项目3000万元,市科技创新中心15000万元,大宗固废产业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项目21000万元,团城山国绣园片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600万元,下陆区开山塘口山体生态修复项目1300万元,东方山南门文化旅游项目5600万元,下陆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项目1500万元,新下陆街道办事处老旧小区改造一期5000万,黄石港区垃圾中转处理项目400万元,黄石港智能输送制造产业园项目6500万元,社会治理智慧化改造项目1400万元,黄石港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21600万元。
(2)一般债券22258万元,主要包括:
有轨电车项目1285万元,长江段岸线综合整治工程1531万元,环磁湖绿道一期1102万元,磁湖南岸路网项目1000万元,大广、杭瑞高速黄石西绿化项目400万元,大棋路路面维修(改造)工程1500万元,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黄石西互通连接线改扩建一期工程1000万元,黄石二中校园维修改造项目510万元,黄石五中学生公寓及配套项目672万元,有色一中校园维修改造及设备购置155万元,黄石六中91万元,艺术学校校园升级改造200万元,磁湖路跨线桥工程2000万元,有轨电车正线配套道路立交节点3700万元,广州路景观桥连接线工程1300万元,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5000万元,融媒体项目建设145万元,应急指挥中心项目667万元。
二、2021年预算执行和落实市人大决议情况
2021年,全市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等工作,切实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增强财政发展可持续性,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一)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一是依法依规抓收入。明确收入目标责任,加强收入预测分析,强化征管措施,确保财政收入实现“首季开门红、半年双过半、全年保目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42.45%,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二是统筹盘活存量资金资源。加强自然资源和城市公共资源收入统筹,重点摸清我市矿产资源和水资源收入。统筹调入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19.75亿元,弥补一般预算收支缺口。清理市直部门单位结转结余资金11.01亿元,并收回结余资金2.03亿元,有效缓解了市直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压力。三是主动争取增量资金。积极研究财税政策,加强对上衔接汇报,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政府债券发行。2021年全市财政累计向上争取政策资金202亿元,其中争取政府债券资金87.3亿元。
(二)保障改善民生力度更大。一是全力兜牢民生底线。筹措安排资金69亿元,保障了市级18万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正常发放、困难群众生活保障、退役军人政策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公共卫生支出3.8亿元,支持重大传染病防治、基本药物、医务人员培训和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加快构建公共卫生体系。二是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安排拨付资金8.1亿元,重点支持市区教育布局优化调整和城区公办幼儿园建设,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积极推进我市职业教育提质升级,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政策。发行债券资金10.5亿元支持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三是保障基本公共文体服务。统筹安排3.9亿元,支持公共文化体育建设、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力保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项活动费用,落实公益性文体场馆免低开放,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公共文体普惠性服务。四是继续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21年市直科技支出2.22亿元,同比增长32.45%,科技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到3.31%。大力支持光谷科创大走廊等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保证科普宣传等科技活动正常开展和科技场馆正常运转。五是落实“无申请兑现”政策。起草《黄石市推行“无申请兑现”改革工作方案》,出台市级“无申请兑现”改革事项21项,兑现财政资金总额4991万元。
(三)支持高质量发展措施有力。一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统筹安排先进制造业和互联网专项、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科技创新专项等资金1.62亿元,支持我市传统产业技改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支持区域协同创新,推动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六月开园运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绿色金融、普惠金融、4321分担机制、政采贷等多种方式,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市新增减税降费9.04亿元,企业获得感进一步提升。二是支持推动城市更新行动。黄石成功申报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统筹中央、省预算内投资专项等各类资金9.8亿元,对全市32个老旧小区、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高了城市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三是支持社会事业补短板。多渠道筹措、拨付资金1.57亿元,支持富河流域、大冶湖防洪和长江干堤治理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推进河湖水库管护等生态水利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水患灾害防治能力。筹措安排资金1.66亿元,支持交通运输项目和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为我市成功申报“黄鄂黄区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夯实了基础。筹措资金5.33亿元,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大冶湖流域生态补偿、大气土壤治理等重点项目,推动我市污染防治实现阶段性目标。
(四)财政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一是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按照全省预算一体化改革要求,顺利上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模块。二是提升直达资金质效。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建立直达资金支出台账,紧盯直达资金的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加强沟通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加快资金下达速度。三是把好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预决算评审关。全年共评审预算项目98个,评审金额 28.95亿元,审减金额2.33亿元。四是实施财政绩效管理。拟订绩效工作计划,对2020年市级项目支出实施绩效评价全覆盖,涉及545个项目39.36亿元。对市级69个一级预算单位部门整体支出实施目标申报、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提高了绩效管理成效。五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压实政府债券还本付息责任,足额偿还市级(市直及开发区)政府债券本息33.47亿元。明确隐性债务化债目标和计划,及时拨付财政资金帮助平台公司有效化解偿债风险,压缩隐性债务规模,市级全年化解政府存量隐性债务34亿元。